一、整車部分
:從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
1、特斯拉:山雨欲來風滿樓,我自八風不動
沒有什么黑科技,沒有什么概念車,只有model 3和modelY,看特斯拉的展臺和去線下經銷店也沒有什么分別,然而仍然人潮洶涌,更是因為維權事件而獲得了最高的關注。傲慢的背后是什么——賽點在手,誰都不免真情流露,有一說一,特斯拉的領先優勢就是不容小覷。
2、新勢力:堆料堆出一個未來?
頭部造車新勢力已經站穩腳跟,小鵬P5累計訂單過萬,在接下來的賽場廝殺中,頭部新勢力的表現仍然值得期待。
2、內資車企:百花齊放,百家網紅
內資車企處于分化與重生的狀態:
北汽發布了極狐阿爾法S及華為HI版,是首款搭載了整套的“HuaweiInside”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全新高性能智能電動汽車,搭載鴻蒙OS智能互聯系統。傳感器方面,包括12個攝像頭、13個超聲波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以及3個96線車規級激光雷達,同時搭載算力400TOPS華為自研芯片,華為HI版百公里加速為3.5秒,續航708公里,其搭載800V閃電秒充技術,10分鐘最高可充195公里續航里程。北汽ARCFOXaS華為HI版預計將于今年11-12月開始交付,在軟件功能上將首批開放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并計劃未來1-2年完成主流一二線城市覆蓋。售價區間為25.19萬-34.49萬元。
長城推出了歐拉、WEY摩卡、坦克600、哈佛赤兔,其中歐拉定位于更愛女人的汽車品牌,長城整個的產品矩陣、定位、品牌和競爭力不斷豐富和發展。
比亞迪帶來四款全新車型唐DM-i、秦PLUSEV、宋Pro二代和R2,正式發布了e平臺 3.0,e平臺3.0不僅將核心零部件進一步集成化、標準化,還構建了全新的車身結構、電子電氣架構和車用操作系統BYD OS。
五菱宏光MINI成為了本屆上海車展的網紅打卡地,其月產銷量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純電動銷冠,車展還推出了五菱宏光MINI EV敞篷版CABRIO。此外上汽智己L7天使輪版車型亮相,預售價格40.88萬元,作為上汽SOA的應用者,上汽零束的核心用戶,智己目標是在豪華車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目前國產車也只有蔚來在40萬以上的車型中撕開一點縫隙。
3、在華合資企業:雖然手中牌很多,可是已經打輸了兩次,留下來的時間不多了
本次參展的主要跨國公司及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紛紛加大了投入力度,均有重要新能源、智能化產品推出。但不管是奧迪大眾還是奔馳寶馬,即將量產的車型和期貨車都沒有有顯著競爭優勢的產品和反超特斯拉乃至新勢力的跡象,如果這些傳統豪門不盡快在純電動汽車市場實現產品和銷量上的突破,也許其中部分品牌有進一步掉隊的風險,盡管其在燃油車領域的優勢還能在相當一段時間保證他們總銷量和財務指標上的優勢。
二、汽車零部件領域
1、傳統Tier1: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你們還來斗地主?!
傳統Tier1過去一直在汽車產業鏈擁有巨大的利潤占比、技術領導性和話語權,國產汽車零部件公司僅在一些低利潤率領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國產替代。而隨著汽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化的改變,原有的產業格局有了一定程度的松動。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化的新增領域,如果涉及到破壞性的創新技術而不是延續性的創新技術,比如電池、電堆、三代半導體、激光雷達、自動駕駛等領域涉及密集的技術創新和資金投入,有的甚至是涉及到對自己原有產品和技術路線的顛覆,并且是在同一起跑線賽跑,給了初創公司新的機會。
(2)車企為避免進一步淪為代工廠,更多的參與到汽車產業鏈的產品定義和研發之中,從而使得原有的大小供應商和Tier1、Tier2能夠處于更加平等的競爭地位,原來黑盒式的一站式產品供應模式被逐漸打開。
(3)Google、華為、百度、大疆等各種跨行業巨頭的殺入加劇了競爭并一進步松動了原有的格局。
通過本屆車展對于傳統Tier1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
(1)傳統一流Tier1對于自己原有的絕對優勢領域依然保持著領先優勢,博世大陸的底盤與線控系統、毫米波雷達,電裝的動力總成及熱管理系統,麥格納的車身外飾與結構,弗吉亞的座椅系統等。這些領域的國產替代相對漫長也相對困難,需要國產零部件供應商坐很多年的冷板凳逐漸實現替代,但是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曙光。
(2)傳統一流Tier1在保持原有蛋糕的基礎上,還希望分得更多的蛋糕來保持增長,否則不進則退,博世是過去今年新招軟件工程師數量最多的Tier1,成立了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集成了博世汽車業務所有板塊的精英人才,涵蓋1.7萬人和整個集團研發人員的近30%,希望實現對汽車電子和軟件領域的突破。博世在戰略放棄電池業務后主推48V微混技術,并在這屆車展主要展示了燃料電池系統,表現了其在氫燃料電池領域期望繼續領先市場的決心。而大陸也在本屆車展展示了基于聯路的V2X產品及解決方案,表現了其在車路協同領域的布局。
(3)傳統二流Tier1已經開始出現掉隊的跡象,2020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傳統Tier1普遍出現了收入的小幅度下滑和利潤的大幅度下滑。而傳統二流Tier2的下滑更為嚴重,另一方面傳統二流Tier2相比于傳統一流Tier1在對于新技術的資金投入上更加捉襟見肘,加上原因業務的下滑,部分的傳統二流Tier1已經開始出現掉隊的跡象,如舍弗勒2020年三大業務全面下滑,凈虧損4.24億歐元。伴隨傳統二流Tier1的下滑,預計國產Tier1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供應商。
(4)以華為、大疆為代表的科技巨頭,以速騰聚創為代表的初創企業,以福瑞泰克、經緯恒潤為代表的本土Tier1的崛起,都給到了傳統Tier1更大的競爭壓力。
2、科技公司:搶到一點是一點,我覺得我可以出現了
本屆上海車展科技巨頭參展的數量達到了歷史高峰,標志著科技巨頭產品化元年的到來,科技巨頭的入局也有望加速汽車行業的技術迭代和行業格局的改變。
三、重點產品和趨勢
1、電動和電氣化
我們認為電動和電氣化領域還會有很多新的變化和機會。電池方面,在寧德時代領導的本土集中度提升的趨勢下,仍然有新的技術團隊和資本扎進動力電池產業。本次參展動力電池的主要廠商包括瑞浦能源、億緯鋰能、蜂巢能源和力神。其中瑞浦和億緯在裝機量上已經是2020-2021年涌現出的“小黑馬”,同時在電芯新產品上也不難發現兩者依托產業“實用性”獨立創新。電驅動電控方面,以中車半導體和蜂巢易創顯示出了對汽車市場、氫能市場的重視和野心。
2、氫能領域
氫燃料電池概念提出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燃料電池經歷了探索研究的實驗階段、不計成本的軍用階段再到如今重視性價比的民用階段。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涵蓋航空、航天、航海、便攜發電、固定發電和交通運輸等。在汽車領域,自1966年通用汽車推出全球第一款燃料電池汽車Electrovan驗證了車載燃料電池技術的可行性之后,全球各大整車集團紛紛投入到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中。隨著電堆技術、儲氫技術和生產工藝的提升,燃料電池汽車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
汽車產業新能源化趨勢逐年推進,2020年五部委共同發布《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通知和“碳中和3060”的提出,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將迎來空前的發展機會。氫能領域的競爭才剛剛開始,未來將愈加明顯。從產業鏈布局看,燃料電池企業主要采取兩類模式:
(1)整車企業布局:以上汽、北汽等為代表的全產業鏈布局,自主掌握整車和系統并往上下游拓展,實現規模擴張和聯動效應;
(2)零部件企業布局:以江蘇清能、億華通等為代表的深耕細分領域,持續提升產品性能構建優勢,并雙向拓展。本屆車展的一大看點在于,博世明確了發展燃料電池的規劃,并計劃在國內搭建膜電極、空壓機、電堆產線。
3、軟件定義汽車及SOA
本屆車展軟件定義汽車及SOA的概念開始展現,軟件定義汽車逐漸成為大家的共識,但是實現的過程仍然是充滿挑戰和變數,上汽、威馬、哪吒、嵐圖等都宣布了其車型面向SOA架構的轉型,我們通過展商的展示一探初貌。
4、芯片及智能座艙
高通、安霸、地平線、芯馳科技、黑芝麻、零跑等企業都展示了自己的芯片產品。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自動駕駛芯片,展商更側重于展示自己的智能座艙芯片方案,這個領域國產產品的落地和進展目前也確實是可以期待的。而智能座艙無疑是本屆車展OEM、傳統TIER1和其他創業公司展示自己的一大亮點。
5、激光雷達
在激光雷達領域,一方面新勢力和傳統車企的前瞻車型紛紛裝配激光雷達,另一方面激光雷達企業本身也顯示出了固態化和適應車廠節奏業務生態。例如:鐳神、一徑科技等紛紛推動MEMS 固態產品量產。速騰聚創則在前序RS-M1 固態雷達基礎上,持續推進車載前裝業務,以及與車廠需求高度契合的傳感器組合及算法配套業務。
6、Hud
Hud及AR Hud是本屆上海車展的一大亮點,WEY摩卡、吉利星越L、上汽大眾ID.6等車輛均搭載了AR Hud。華為、華陽、Raythink、怡利電子等企業都展示了自己的Hud及AR Hud方案。
Hud初級階段可以替代電子儀表,中級階段AR-HUD在輔助駕駛領域可以提供很多額外的視覺輔助,而即使在完全自動駕駛階段,從替代電子儀表和滿足法規的角度也需要Hud,此外完全自動駕駛實現后,AR-HUD可以實現虛實結合的車外視覺場景,從而實現輔助購物、導流等汽車互聯網的產業生態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