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國內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指純電動、插電式、燃料電池汽車,不含公告內鉛酸電池汽車)產量較上月有所增加,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4月,國內企業生產混合動力乘用車為全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量的20.4%。在混合動力乘用車中,除了日產樓蘭工況油耗8.2升,豐田凱美瑞工況油耗5.3升這兩款車型外,其余所有車型標稱油耗均低于5升/百公里。
按能源類型統計,2017年4月生產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汽車仍保持約為8:2的比例,以純電動汽車為主。
以車型類型統計,在各類型新能源汽車中,乘用車占比高達91%,新能源客車和專用車本月占比分別為3%和6%。
4月生產的純電動汽車較上月基本持平;赝2017年1-4月份產量,除了前兩個月由于跨年新政策調整和春節假期等因素產量受影響外,3月和4月的純電動汽車產量均破萬,表現不俗。說明在政策逐步回歸正常后,新能源汽車產量轉為平穩并逐步走強。
本月純電動乘用車共涉及生產企業18家,其中產量過千的企業有9家,分別為浙江吉利、北京新能源、比亞迪、湖南江南、奇瑞、安徽江淮,江鈴控股、浙江豪情、北京汽車。
其中,單一車型產量最高的依然是北汽新能源EC180。值得一提的是,該款車型已經連續四個月,一直處于國內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型每月產量冠軍。由于該款車型為四座且補貼售價為5萬多元,在同類競爭品牌中占據很大優勢。因此,市場反饋良好,產量較高。
此外,本月浙江吉利帝豪EV300、比亞迪e5單一車型產量僅次于北汽EC180,分別位居第二、第三名。
縱觀電池使用情況而言,三元材料仍然大行其道,目前在國內,中國品牌主流車企里,只有比亞迪和上汽榮威還在使用磷酸鐵鋰電池,之前一直青睞于磷酸鐵鋰的江淮汽車也改換三元鋰離子電池,并用于新一代產品iev6中。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國際車展上也不難發現,很多車企都將新產品所搭載的電池種類改用三元鋰離子電池。
本月純電動乘用車按電池種類分布占比也體現了上述情況,74%的車企選用三元材料,而磷酸鐵鋰只占到了25%。雖然采用磷酸鐵鋰的車型占比較少,但扔占有一定的市場,目前還占有一席之地。
4月,純電動客車生產企業涉及13家。值得注意的是,三元電池裝車數量本月終于有了產量,打破了今年1-4月份零的記錄。雖然搭載三元電池的純電動客車產量僅有4臺,但這表明三元電池已重新在客車上使用。
據此,在這里提醒純電動客車企業若要生產搭載三元鋰電池的客車必須按照工信部發布的《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執行,新申報《公告》的客車車型必須提交第三方檢測報告,公告內的車型在2017年7月1日前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