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0年的到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即將進入新的發展周期。
一方面,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產業體系日趨完善,產銷量、保有量連續四年居世界首位,電動化躋身世界前列。
另一方面,在整體車市下行、補貼退坡等因素的影響下,新能源汽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五個月同比下滑,且下降的幅度正在不斷擴大,中汽協認為,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可能出現負增長。
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整體而言,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尚未達到傳統燃油車的水平,在補貼退坡的當口,新能源汽車也亟待轉換發展動力,如何引導產業持續發展,需要業內共同探討。
“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產業化發展已經十年,到了2020年之后將會面臨一次重大的調整,這個調整力度是比較大的,對整個產業和產業未來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12月23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媒體溝通會上指出。
在陳清泰看來,調整期當下,特別需要的是要堅定信心、穩定預期。當前汽車市場不景氣,增速下降,實際上是一個短期現象,或者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過去之后還會保持較長一段時間的增長態勢。
“當下很多國際汽車企業在大幅度向電動化轉型,這是受到了中國的啟發和引領,而中國本身更需要堅定信心。”陳清泰指出,隨著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逐步退出,市場將引來新一輪的變化,在外資大舉進入的情況下,競爭也會變得更加激烈。
陳清泰希望在經歷大浪淘沙之后,希望中國汽車企業能像互聯網、手機行業一樣,在全球形成一個制造業競爭優勢的反轉。
12月3日,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純電動汽車主流地位的同時,也肯定了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兩大技術方向。
“未來純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兩種技術路線是并存的,但兩種技術路線的發展階段是有差異的,我們不能把當前車廠的主要精力轉向氫燃料電池,還是必須守住儲能電池這種純電動車,這個也是要堅定信心、穩定預期的一個方面。”陳清泰表示。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看來,雖然近期新能源車市出現了下滑趨勢,但整體還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插電式混動領域,今年以來銷量表現不錯,以大眾、寶馬品牌旗下車型最為代表。他認為,未來十年,將會是插電式混動技術繁榮期,其中2025年左右將會達到年銷量最高值。而在2035年之后,純電動將成為汽車市場主體。
“2030年以后,純電動技術將逐步成熟,并在性價比等方面超越插電式混動。”歐陽明高指出,作為純電動車“心臟”,動力電池成本在不斷降低,2019年動力電池成本已經降低至0.6元/Wh-1元/Wh。此外,在成本不斷降低的同時,技術也在迭代進步。
對于氫燃料技術的發展,歐陽明高認為,氫能的合理性取決于它可作為再生能源轉型中的大規模能量儲存,且為多元化利用需求,不僅僅是車用,將來可作為工業原料、農業化肥,甚至用于醫學、煉鋼、取暖等領域。
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更適合于長途、大型、高速重載,應用于重型車、柴油車,鋰離子電池最適合汽油車。
“一種儲能方式好不好,要看全鏈條,也就是可再生能源生產、運輸、儲存、可能全鏈條成本。”歐陽明高認為, 從使用角度看,發展燃料電池還面臨氫運輸、車載儲氫和加氫站三大挑戰。
“氫能戰略的必要性沒有問題,但現實的技術、經濟性也是全球面對的共同挑戰。”歐陽明高指出,目前還不是氫燃料電池大范圍鋪開的時候,而是要采取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廣,這樣才能走的更穩,防止出現大起大落的狀況。
在陳清泰看來,電動車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早我國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逐步上升到國家層面,此時很多投資者、創業者看到機會準備進入;第二階段是快速發展階段,一大批互聯網出身的投資者正式入局,將新理念帶入行業,同時給傳統車企以壓力;第三個階段即當下的大浪淘沙階段,這時市場會逐步集中,且一些企業會逐漸被淘汰。
“在外資大舉進入的情況下,競爭會變得更加激烈。過這個坎是對企業的考驗、更是對政府的考驗。”陳清泰指出,希望經過2020年前后的這輪調整,中國有一些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能在最后脫穎而出。
因此,在新能源行業從政策導向轉入市場導向的當下,陳清泰建議企業找準自己的客戶群體,針對性進行產品設計研發,增效降本;不僅要和本土企業聯合,也可以和外資企業聯系。此外,在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推動跨界合作。
政府層面要穩定預期、穩住軍心,并支持重要技術上的研發、補足產業鏈的短板和瓶頸,及早發布非補貼性支持政策,在大浪淘沙的過程中打破所有制、區域、行業、甚至國內外界限,創造公平、良好的市場環境,提升“雙積分”政策效率,保障實現電動車銷量占比逐年上升的目標。
此外,由于汽車產業是重資產產業,投資回報時間較長。陳清泰建議,投資方眼光能放遠一點,不能都只看短期回報。
“資本市場能對電動車前景有一個正確認識或者說新的認識,支持一些企業度過2020年前后的這個坎。”陳清泰最后表示。
實際上,在2019年這一關鍵之年,新能源行業遇到的問題超出了過去任何一年,無論是企業、政府還是普通消費者都關注著新能源汽車當前現狀和發展趨勢。
因此,在2020年1月10日—12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將圍繞汽車電動和智能化發展的諸多問題展開討論,希望通過交流、溝通,真正了解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發展程度,以及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新能源車。
從大會設置來看,全體大會共分為國際大會和高層論壇兩個板塊;其中國際大會是今年新增的板塊,將聚集新能源發展較為積極的國家和地方的政府代表、行業機構代表、和企業代表以及國際頭部新能源汽車公司,聚焦國際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動態。
同時,今年大會新創兩個論壇,分別是電動汽車市場和消費論壇、交通電動化科學家論壇。其中電動汽車市場和消費論壇側重從消費方面討論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問題;而交通電動化科學家論壇則是圍繞不同領域的交通電動化的發展。
除此之外,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技術路線的關系及進展,自動駕駛技術的最新進展及各國發展實況,電動汽車先進充換電技術進展及應用,光儲充一體化的技術模式,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的技術發展、如何制定和建立氫能相關的技術、政策、標準及示范應用和評估機制,交通電動化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最新進展,新能源動力系統技術在汽車、軌道車輛、船舶和飛機等領域的升級與發展趨勢等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熱點的技術問題也將在本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中得到逐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