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由國家郵政局指導,國家郵政局新聞宣傳中心主辦的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上,工信部裝備司副巡視員瞿國春帶來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政策的全新解讀。
以下為瞿國春副巡視員講話摘錄:
尊重的劉局長、各位領導、嘉賓,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國家郵政局新聞宣傳中心舉辦的2015“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應主辦方要求來介紹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政策。
隨著整個政策體系的逐步完善,我國新能源汽車無論是研發、生產還是推廣應用,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市場發展:快。2014年新能源汽車生產4.8萬輛,銷售了7.5萬輛,位居世界第二,美國去年一年是12.1萬輛。今年形勢會更樂觀,今年1-5月份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生產新能源汽車5.36萬輛,同比增長3倍,企業集中度提高。2014年共生產5.42萬輛,有兩家企業產量超過1萬輛。
研發投入:大。30款車型上市,比亞迪、江淮等產品部分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比亞迪的純電動大巴還出口到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17個城市。
出口鏈條:長。在產品出口的同時還實現了包括產品技術標準、服務品牌在內的全產業鏈的出口。
零件質量:好。在產業技術創新工程的支持下,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得到較大提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私人購買:多。私人領域取得較大突破。隨著優惠政策的不斷出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2.4萬輛,引導個人消費。
國際地位:升。國際標準法規的制定話語權提升。我國電動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基本完善,處于國際前列。我國與美國、德國、歐盟、日本等建立了標準法規的對話機制,在亞太經和組織世界論壇中開始主導標準法規的制定。
當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取得重大進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與規劃相比,總體進展情況還是滯后的。另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還面臨著充電設施建設滯后,且動力電池和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產品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等問題,這需要我們整個行業繼續改進和改善。
看好鋰電池物流車
目前,我國快遞行業普遍使用各種摩托車、電動三輪車、電動自行車以及老舊的交叉型乘用車等車輛作為末端投遞的交通工具。過去這個行業不是很大,車輛數量少,影響也不是很大。但是隨著這個行業的迅猛發展,這些車輛的大量運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外也造成能源消耗、環境污染和交通擁堵等一系列問題。
對于新能源汽車物流車,企業針對行業需求開發了一些特定的產品,但離我們整個行業的需求還有差距。我們也正在考慮如何進一步放寬行業準入,豐富市場供應。
在低速電動車領域,我們分成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大類。對于乘用車,在這里我只想強調企業必須把乘用車的安全放到第一位,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滿足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滿足標準的要求。
今天跟大家探討的是商用車,在這個行業很多企業由于目前條件所限,可能還不具備生產高水平高質量的電動低速乘用車的水準,我們的想法是假如你具備條件,我們當然可以給出一條路。但是對于更多不滿足條件的企業,我們建議大家根據最新的形勢發展要求,往電動物流車或者郵政車這些專用車領域發展,這里應該有很大的空間,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這些領域,首先是對車輛速度沒有太高的要求,其次是國家層面更多希望使用鋰電池,未來電動物流車還是鼓勵鋰電池物流車。
隨著這個產業整個的發展壯大,我們也相信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和成本的下降,隨著城市交通管理的不斷加強,相對于目前使用的車輛,鋰電池新能源物流車的比較優勢會越來越明顯。所以我們希望廣大的物流企業逐步采用符合要求的新能源物流車,提升服務水平。
作為汽車行業的主管部門,我們也會積極配合國家郵政局做好規范和引導,加快產品研發,提供更多質優價廉環保的新能源汽車、物流車供市場選擇。希望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夠促進新能源產業和快遞產業的發展,實現行業間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