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許科敏在經濟日報刊發《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擴內需、惠民生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在加大財稅扶持、強化金融支持、推動創新轉型、完善公共服務、促進創業就業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為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各地區、各部門也陸續出臺各項政策的實施細則,為小微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當前,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已經不少,可以說國務院的許多部署已經打通了政策落實的“最先一公里”。但也有小微企業反映,已出臺的部分政策措施在一些地區落實不到位,“中梗阻”現象依然存在,“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需要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開展工作,切實使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一是繼續加大政策落實力度。
發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規劃和政策協調作用,全力做好扶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工作。重點在抓政策落實上下功夫,真正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讓沒落地的政策盡快落地,讓不完善的工作盡快完善,力爭使政策發揮最大效用,讓更多的小微企業受益。同時,及時跟蹤掌握政策落實情況,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進一步細化具體措施,提高可操作性。
二是加強政策落實的督促檢查。
在各地區、各部門開展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政策落實情況自查工作的基礎上,加強重大政策措施的全面督查和專項督查,建立小微企業政策落實情況年度督促檢查的長效機制。對那些停留在文件上沒有執行和在執行過程中打了折扣、變了形的政策,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完善和強化抓落實的制度保障。同時,建立健全各地區小微企業發展工作考核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確保中央政令暢通。
三是發揮好第三方評估的作用。
政策好不好,不是自己說了算。要充分發揮協會、商會等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對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各項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第三方評估,集中反映小微企業訴求,找出政策落實的薄弱點,提出意見建議,從而促進政策措施盡快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應形成小微企業政策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評價的制度,并深入推廣實施。
四是做好政策研究與儲備。
要深入基層,加強調查研究,密切跟蹤小微企業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并掌握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同時,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提升政策的系統性、協調性和延續性,做好應對風險和挑戰的各項準備工作。
五是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
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多渠道、多形式,深入、持久地宣傳小微企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傳國家鼓勵、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方針政策,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輿論氛圍,提振企業信心。同時,通過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等各類載體,開展政策咨詢等服務,為廣大小微企業享受政策提供通道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