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直接帶動中西部經濟加速,商用車需求及產業鏈向我國西部移動。
2017年1月~8月,我國商用車銷量為270.4萬輛,同比上年同期增長16.9%,高于汽車總體增長率(4.3%)13.6個百分點。其中,重卡更是實現74.48%的高速增長。
重卡市場不僅拉動了國內汽車市場的整體增幅,而且在出口市場上也擔當了中國汽車行業的先鋒。
2016年,國內乘商銷量占比分別為,87%(2450萬輛)、13%(364萬輛);出口乘商占比分別為,66%(54.9萬輛)、34%(28.2萬輛)。出口乘商比例1.95遠遠小于國內乘商比例6.73?梢,商用車出口市場的強勁勢頭。
資料也顯示,2015年,我國出口貨車、半掛牽引車以及貨車非完整車輛共23.01萬輛。如今,中國卡車已出口至全世界百余個國家和地區。這其中,不僅有非洲、東南亞、南美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也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新加坡等較發達的國家。出口最多的地區當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曾表示,中國汽車的海外戰略發展到一個以資本、技術、輸出在海外建廠作為主要方向的轉型升級的新時期。
那么,蓬勃發展的中國重卡行業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迎來哪些新機遇?又存在哪些需要克服的發展瓶頸?
9月22日,在重慶召開的“一帶一路·中國商用車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給出專業的解讀。
“中國夢”’與“世界夢”的橋梁
該論壇之所以選址重慶,是因為重慶作為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正全面融入、參與、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打造中國西部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已成為中國西部矚目焦點。
2017中國商用車博覽會主辦方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都表示,第二屆商用車博覽會將會繼續延續上屆的主旨,借“一帶一路”之力,為我國商用車流通產業轉型和升級帶來更多的發展契機,強化中國商用車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價值。
2016年,我國汽車出口金額766.54億美元,約合5031億人民幣,其中商用車出口數量達到28.2萬輛。中國流通協會商用車商會秘書長鐘渭平表示,自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四年來,我國商用車全球化進一步加速,尤其是根據2016年國內乘用車與商用車國內銷量與出口銷量占比分析更能看出,商用車在出口量中占比海外汽車出口的34%,份額比國內的乘用車與商用車銷量比例的13%高出了一倍還要多。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得到更多國家的認同與支持,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增多,對卡車的需求量較大。如2015年“中泰鐵路”開工建設,就使用了許多中國卡車。同年,連通中國、哈薩克斯坦的“中哈物流鐵路專線”開通,在哈薩克斯坦港口也需要牽引車來運輸集裝箱,促進了我國卡車在哈薩克斯坦市場的發展。還今年6月開通的從肯尼亞的蒙巴薩港至首都內羅畢的“蒙內鐵路”,在其建設過程中,我國的許多卡車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對此,我國各大卡車企業紛紛制定了高昂的出口銷售目標:到2020年,東風商用車每年出口量要保持20%的增長;目前出口量平穩保持在總銷量20%~30%的中國重汽,未來,國際市場銷量占比將達50%,甚至更高等等。
無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我國商用車企業出口的主要戰略市場。
“‘一帶一路’是‘中國夢’與‘世界夢’的橋梁,對我國商用車產業來說帶來了廣闊的市場機會。”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與產業發展部謝國平表示,在國內,國內沿邊省份建設“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直接帶來工程建設車輛需求增長,促進全國經濟均衡發展,中西部經濟加速,商用車需求及產業鏈向西移動;在國際上,短期促進沿線國家基建加速,工程建設車輛出口迎來機會,長期會進一步促進沿線國家經濟增長,助推商用車企海外戰略加速升級。
1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一帶一路”倡議到底給中國的商用車企業帶來多大的市場規模?其主要市場區域在哪里?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博士后張浩介紹,2016年,完成國際道路貨物運輸量4677.2萬噸,同比增加約24.8%,貨物周轉量26.3億噸公里,同比增加約6.5%。主要面對的是東北亞、東南亞及南亞地區。中方共完成貨運量1280.0萬噸,占比27.4%,完成貨運量前3位的是云南(400.0萬噸)、內蒙古(395.8萬噸)、新疆(132.2萬噸)。截止到2016年,我國共有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車輛2.73萬輛,其中客車0.1萬輛,貨車2.63萬輛。
張浩透露,截至2016年底,我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15個國家簽署了16個雙邊及多邊道路、過境運輸和運輸便利化協定;通過73個公路和水路口岸開通了356條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路;建成11條跨境鐵路,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4000列,通達11個國家29座城市,形成了東中西三條國際聯運通道;開展國際鐵路運郵合作,已初具國際物流品牌影響力。
此外,截至2017年5月,我國已與沿線36個國家及歐盟、東盟分別簽訂了雙邊海運協定(河運協定),協定內容均已得到落實。我國企業還參與了13個國家、20個港口的經營,海上運輸服務也已覆蓋沿線所有國家。
不僅有便于進出口的運輸通道,尤為重要的是拉動重卡銷售的關鍵因素——基建市場的復興。
根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自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國企業在基礎設施和國際產能合作領域走出去力度不斷加大。2015年以來,中國建筑企業的海外訂單增速一直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2016年中國企業與“一帶一路”覆蓋的61個國家簽訂了8148項合作協議,新簽合同價值同比增長36%;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后,數個重點項目更是取得突破性進展,進入快速推進階段。峰會上已簽署諒解備忘錄的項目總價值大約為人民幣1.89萬億元,為“一帶一路”項目的融資額總計達到人民幣7800億元;預計到2030年,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同及總投資額將超過1萬億美元,中國將會與歐亞大陸和非洲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建筑企業,相關的設備制造商和貿易商也都會從中獲益。
謝國平認為,“設施聯通將引領新一輪基建投資高潮。西南、西北及東北部區域基礎設施較為落后,未來幾年在以設施聯通首要目標的拉動下,基建投資將繼續高增長。西南、西北區域以及內蒙等省區基建投資在GDP中的占比較大,基建投資的高增長將對GDP有明顯的拉動。”
因為促進“一帶一路”沿邊省份基建投資的增長,直接帶來工程建設車輛需求。因此, 促進全國經濟均衡發展,中西部經濟加速,商用車需求及產業鏈將向我國西部移動。并且促進“一帶一”沿線國家基建加速,工程建設車輛出口將迎來機會促進沿線國家經濟增長,助推商用車企海外戰略加速升級。
據謝國平介紹,“十三五”區域經濟大概率將維持“十二五”格局,區域經濟結構繼續向中西部轉移,人口開始回流,西部商用車需求可期,其中以重慶為代表的長江上游是汽車產業投資高地。2016年,重慶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擁有長安、福特、現代等14家整車生產企業,已形成“1+1+8”的產業格局,即以長安為龍頭,8大汽車品牌商共同發展的格局,同時擁有1000家汽車零配件配套廠商。2016年汽車產量達到316萬輛,位居全國省市第一。
“對西北、西南等沿邊省份的工程建設車輛來說是個大好時機。”謝國平進一步分析說,
首先,在《交通運輸部落實“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實施方案》中,基建項目與運輸服務一體化兼容并舉,交通項目重點是推進與“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基建投資對西部區域經濟的直接拉動作用最大,并且在未來5年~10年,將引領新一輪基建投資的高潮。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一個國家的人均GDP在1000美元~6000美元之間,其屬于工業化初中期階段,這一階段基建投資規?焖贁U張。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或新興國家,有64個國家人均GDP在3700美元左右。以中國為例,2004年~2013年人均GDP從1500美元增至7000美元,基建投資年均增19%,無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增長的基建發展需求將給中國車企的海外發展提供良機。
走出去之后更需走進去
市場規模足夠誘人,那么我國商用車企業該如何走出去之后,如何走的更久、站的更穩呢?
誠然,在出口市場上我國商用車企業已經具備了越來越多的優勢。比如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再如為了給海外客戶提供服務保障,越來越多的卡車企業不再滿足于“走出去”,而是要“走進去”,在海外市場進行本地化生產與服務。陜汽在阿爾及利亞等地建立配件中心庫,東風商用車和中國重汽在伊朗、摩洛哥等地建立組裝生產線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我國商用車產業鏈條還比較缺乏,其中在賣車環節、售后服務、金融、保險、掛靠、租賃、評估、二手車、延保服務、培訓、出口等種種方面都還有很大的完善和上升空間。如果能夠及時彌補以上產業鏈條上的弊端和不足,那么我國的商用車將會更好的“走出去”,增強與國際品牌進行博弈的信心。
“‘一帶一路’給我國商用車企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機會,當然,在迅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商用車也同樣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鐘渭平表示,與國外商用車相比,我國商用車在海外市場還存在一些服務、配備、技術、可靠性、品牌知名度、用戶了解度、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短板。
鐘渭平認為,中國專用車產品總體而言技術還比較弱,與美國、歐洲相比,差距明顯。
特種車市場的需求主要是越南和菲律賓等市場,這也是超強的爆發市場,體現了其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特種車的需求較強。阿爾及利亞、委內瑞拉市場的出口不太強,但單價很高,利潤應該豐厚。
福田汽車是北京最早“走出去”的企業之一,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在跟進32個項目。布局在印度、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印尼5個國家的全球化工廠正在加快推進,將全部實現本地化生產。目前中國重汽擁有全球60多個海外代表處和辦事機構、 160多家經銷商、590個售后服務網點、10個KD組裝工廠,形成了基本覆蓋非洲、東南亞、南亞、中東、中南美、中亞等發展中國家和主要新興市場,以及金磚國家和部分成熟市場的國際市場營銷網絡體系?梢,我國重卡企業正在加快“走進去”的步伐。
同時,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我國商用車企業已經在海外市場積累了一定的“回頭客”資源,在一些市場具有優勢。相信隨著我國商用車產品質量不斷提升,我國商用車企業在包含“一帶一路”在內的海外市場中,將一方面保持既有優勢,另一方面把握機遇、創新發展模式,市場占有率會進一步增長。
謝國平認為,在“一帶一路”的催動下,我國商用車企業要抓住海外戰略三步走,其中,第一步是走出去,將車輛出口銷售、輸出產能;第二步是“走進去”,實施海外建廠,提供本土化生產與服務,遵循當地法律法規、人文習俗,并輸出技術、人才、標準、制度等規劃;最后是“走上去”,將我國車輛品質與服務提升,進一步提升全球市場的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