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貨運與物流管理處戰榆林處長在“2016全國汽車整車物流承運商大會暨鐵路和水運汽車物流發展大會”上,詳細介紹了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的最新進展情況。
一、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決策程序進展
6月1號,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主持召開部務會,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進一步做好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意見》,《意見》是對治超工作的全面部署。會議指出了治超工作的重要意義,并希望能夠依法嚴管,標本兼治,立足源頭,長效治理,有效管控風險,營造良好氛圍。
6月14號,交通部召開部務會,審議并原則通過《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的方案送審稿,會議指出,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事關公路治超工作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強調要把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與公路治超工作有機銜接起來。目前,治超工作的相應文件正在協調中,按照程序順序推進,預計在10月能夠啟動治超工作也包括車輛運輸車的治理工作。
二、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內容
1、方案實施后,將全面禁止“雙排車”通行。“雙排車”是指上下兩層均雙排裝載或上層雙排裝載下層單排裝載,且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運輸車,如下圖所示。
2、方案實施后,暫時允許過渡運行的“單排車”是指上下單排裝載,以及尾部裝載的乘用車至少有一軸裝載于車輛運輸車車廂后立柱以內的超長車輛運輸車(如下圖所示),整改期間(規定時間段內)暫時允許其過渡運行。
暫時允許過渡運行的單排裝載方式不得斜向裝載、橫向裝載、三層裝載,也不允許乘用車雙軸裝載于車輛運輸車車廂后立柱外側,如下圖所示。
整改完成后,全面禁止不合規車輛運輸車上路運行。
3、符合《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 1589)要求的平頭鉸接列車、長頭鉸接列車及中置軸車輛運輸列車車型如下圖所示(單位mm)。
三、治理風險評估
對治理帶來的風險,通過評估得出如下結論:一、工作方案聚焦整車物流規范發展問題,具有強針對性;二、提出的分階段治理思路符合實際,穩妥可行;三、方案能夠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四、系統分析了行業影響,總體認為風險可控。
四、車輛運輸車治理期間面臨的問題
1、關于治理期間運力保障問題
對于“雙排”變“單排”期間運力保障問題,通過向企業發送的調查問卷和各項測算,運能是完全能滿足需求的,不存在運能不足的問題。
對于“單排”變“標準車型”期間的運力保障問題,企業會采取一些策略來優化車隊結構,包括:改造不合規的單排車,變成6位標準車;新增部分鉸接式車輛運輸車(平均裝載6位);新購部分中置軸車輛運輸車(平均裝載9位)。目前,行業內許多企業已經研發了中置軸樣車,正在做后續的測試及申報程序。
下一步工作重點包括:1、做好新標準宣貫實施工作,加快推動中置軸車輛運輸車等車型的生產研發和公告進程;2、車輛運輸車制造企業加強技術及產能儲備,按照新標準申報公告和組織生產,盡快形成規模產能;3、引導汽車整車物流企業積極拓展多元化運輸,提高長途運輸中鐵路、水路運輸比例,緩解道路壓力。
2、關于治理期間運輸成本上漲企業能否承受問題
我們選取了8家典型的汽車物流企業(共占市場份額的75%)進行了運輸成本影響測算。
在“雙排車(21位車)”改為“單排車(14位車)”和“單排車(14位車)”改為“標準車輛運輸車(9位車)”后,單臺乘用車的平均運輸成本將分別提高0.34元/車·公里和0.45元/車·公里,兩個階段兩個數值,按照目前車輛運輸車平均運距1000公里測算,單臺乘用車運輸成本將分別增加340元和450元,約占乘用車平均售價的0.5%-0.8%,對汽車消費者不會有影響。
車輛運輸車治理引起的運價上漲,是乘用車運價的合理回歸,是驅除“劣幣”必然經歷的陣痛。
下一步工作重點包括:1、指導各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督促各乘用車制造企業、汽車整車物流企業根據治理工作要求重新測算裝載量、修訂生產運輸計劃、商定運價并調整運輸合同。2、發揮相關行業協會作用,提出汽車整車物流業運輸指導價,積極協調乘用車制造企業與汽車整車物流企業之間的運價調整工作。
3、關于存量不合規車輛運輸車處置問題
出于對行業運行不規范、可能隨時面臨被治理的擔憂,近年來汽車整車物流企業普遍放緩了車輛運輸車購置更新計劃。
《方案》實行分步治理并設置至少1.5年的過渡期,使多數存量不合規車輛運輸車運營期至少達2.5年以上。
從改造成本上看,“單排車(14位車)”改為“標準車輛運輸車”,單車改造成本為1-2萬元/輛,改造費用總體可控。治理后車輛報廢,“單排車”比“標準車輛運輸車”可多裝5輛商品車,年利潤多出25-35萬,一年內完全能夠收回購車成本。
下一步工作重點:指導各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督促汽車整車物流企業分階段將不合規車輛淘汰、改造或更新為符合GB1589要求的車型。
4、關于汽車整車物流企業車輛更新資金投入問題
企業采取“恢復一批、更新一批、新購一批”的對策,調整運力結構。
2017年,汽車整車物流業至少需要新增8000輛中置軸車輛運輸車。按照每輛中置軸車輛運輸車55萬元采購成本計算,采購資金需要44億元;汽車整車物流業每年車輛更新成本在28億元左右,超載超限違規處罰成本在5億元左右,年利潤在25億元左右,即使不考慮金融貸款解決購車資金等手段,汽車整車物流企業車輛更新資金也是有保障的。
下一步工作重點:會同行業協會及骨干運輸企業積極做好宣傳工作,打消企業的顧慮。
針對企業擔心購新車型可能會影響企業長遠發展能力的問題,企業新購新車型的資金投入是對未來的投資,通過治理工作,行業將進入穩定發展的軌道,企業的市場份額是穩定的,收益也將有穩定的保障,能夠較快收回購車資金投入。
5、關于可能引發的高速公路收費站集中擁堵問題
通過前期宣傳引導工作,各部門多次與骨干汽車整車物流企業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骨干企業表示將帶頭配合合法裝載。
強化源頭管控,對于乘用車制造企業強迫、指使或暗示運輸企業違法裝載一經查實的,堅決對乘用車制造企業予以通報,并嚴肅處理。
規范路面執法,執法過程中以耐心說服勸阻為主,同時要求各地制定相應應急處置預案,并提前做好演練工作,不能因為治理工作而引起交通堵塞,更不能激化矛盾。
從部分省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經驗看,只要治理工作考慮周全,做好相關工作,不會出現因為治理工作引發的大范圍高速公路收費站入口集中擁堵等群體性事件。
下一步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溝通,采取多形式、多途徑宣傳解讀治理政策;嚴格執法標準,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強化關鍵時期的執法管控與應急處置,做好治理工作的咨詢、投訴及舉報,及時化解社會矛盾。
最后戰處強調,在一個混亂的行業,所有人都不會覺得安全,一時的獲利肯定不能長久。治理工作不能拖延,早治早好,才能為行業營造一個公平的發展環境,同時也希望車輛生產企業、運輸企業、行業協會、政府部門相互理解、相互信任、齊心合力、勇闖難關。